我在很多很久以前,就主張台北都會作為一個與國際接軌之現代化都
市,不應在 交通運輸方面仰賴機車太深,而應積極發展大眾運輸,讓台
北都會之「機車安樂 死」。隨著時間之流逝,台北都會之機車數量不減
反增。台北縣市政府統計資料顯 示,於1999至2009年之10年間,台北市之
機車數量由931,399輛增為1,092,788輛,年增加率為1.7%;台北縣之機車數
量由1625,737輛增為2,259,828輛,年增加率高 達3.9%;台北都會(涵蓋台
北縣市)之機車數量由2,557,136輛增為3,352,616輛, 年增加率為3.11%。
以每千人機車持有數表示時可知截至2009底,台北市每千人 擁有419輛
機車,台北縣每千人擁有583輛機車,整個都會區平均每千人擁有517輛
機車;亦即,台北市每2.39人即擁有一輛機車,台北縣每1.71人即擁有
一輛機車, 整個台北都會每1.93人即擁有一輛機車。一個擁有如此龐大
數量之機車、以及仰賴 機車交通甚深之都會,怎配稱為一個現代化之國
際都會?歷任與現任之縣市長怎可 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到處吹噓、高談
政績?在此我要再次呼籲台北縣市首長制訂「機車安樂死」政策,以降低
機車之持有與機車之使用。我對「機車安樂死」之具 體措施建議如下:
1. 積極發展大眾運輸系統,便捷、安全、舒適、低污染與低 碳排放之公
共運輸服務,並落實無縫運輸理念。
2. 配合既有捷運路線以及未來大眾運輸系統建設計畫,重新 規劃機車行
駛路網,禁止捷運或大眾運輸走廊內之主要道路行駛機車。
3. 全面禁止騎樓與人行道停放機車,並且廢除既有人行道之機車停車彎,
將人行道還給行人。4. 同等看待汽機車之停車需求,增設機車停車格,
以及全面實施機車停車收費:
(1)將一定比例之路邊汽車停車格調整為機車停車格, 以及規定離街平
面收費停車 場應開放一定比例之空間供機車停放。
(2)道路(含巷道)、廣場、以及其他公共開放空間沒有劃設機車停車
格之空間, 一律禁止停放機車。
(3)全面實施機車停車收費,以及提高機車停車費率。
(作者:楊重信 /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