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年金改革是台灣無可迴避的改造工程,也是一個會讓國民有隱痛(疼痛尚不劇烈,但卻綿綿不休)、陣痛(還沒正式改革退休軍公教就先痛一次;正式改革時後全體軍公教與勞工會像生小孩一樣,每五年陣痛一次,且會一次比一次痛)、以及絞痛(苟且殘喘式的年金改革,將會使未來世代疼痛如刀割,難以忍受)的社會改造工程。台灣的年金制度為何會走到這個瀕臨崩潰的地步?歷任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難辭其咎,這個制度為何設計錯誤?發現設計錯誤後為何不及早作根本之改革?這次馬政府如果不是勞保基金與四大退撫基金會相繼會於民國120年前破產(根據勞委會知分析,勞工保險基金將在民國120年破產;另根據「退撫基金第4次精算報告書」,軍職人員的退撫基金將在107年破產、教育人員的部份是在116年破產、公務人員則是在118年破產;至於政務人員退撫基金的部份,早在民國99年已宣告破產),紙包不住火,否者,恐怕仍會自我感覺良好,將問題推移給下一任政府。馬政府願意在此時刻面對年金改革問題,值得肯定,準閣揆願意將「年金改革」列為優先重點政策,相信國人對新內閣的年金改革是既期待又怕傷害,在此向準閣揆進一言,年金改革不應僅在於對軍公教與勞工砍砍殺殺,而是應該一併從事賦稅改革,大幅提高資本利得稅,讓富人多繳稅,讓不勞利得歸公,讓政府有能力消減與年金經費有關之潛藏債務,以及提高對勞保基金的撥補能力。最後,希望新內閣對年金改革應作出具體承諾,如果年金改革最終發展成「畫虎不成反類犬」,則閣揆與相關部會首長應該一鞠躬下台!
(楊重信/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)
全站熱搜